400-6820-18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亏掉2000多万还要干!海之味打造牛蛙界牧原的共富裕战略逻辑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7/26

1962年,牛蛙被古巴政府作为礼物送给中国,这也是我国人民第一次认识到了“牛蛙”这一物种。几十年间,牛蛙养殖业在我国跌跌撞撞前行,从小众消费品种到“走入寻常百姓家”。伴随着牛蛙产业的发展,一批牛蛙企业乘风而上,在这一行业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其中就包括了海之味集团。


这家以螃蟹出口起家的企业,从2008年起开始涉足牛蛙行业。他们聚焦牛蛙行业痛点,投入千万巨资,不断升级设备,探索牛蛙绿色生态养殖之路;开展对牛蛙的基础研究总结,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独创营养全面的“蝌蚪粉”,有效减少蝌蚪的肠炎、胀气等病害,大大提高养殖成活率……

作为健康美味牛蛙产业引领者,牛蛙行业的先行者,海之味以饲料为核心抓手,带动种苗、养殖、流通、冻品加工、销售板块攀上战略高地,形成完备的全产业链布局。

“敢想敢做”也是笔者对这个企业留下的最大印象之一。漳州海之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雄是牛蛙行业里最先聘请职业经理人打理企业的人,也是他最先拍板,连年在牛蛙尾水处理上投入巨额资金,探索养殖牛蛙痛点的解决之道。


漳州海之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雄

也是在这样的魄力下,海之味不贪图一时之利,更多的是追求长期发展,在牛蛙养殖这个“马拉松赛道”上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得踏实,在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升级下,发展出了牛蛙全产业链。

商业竞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每个阶段都有领跑者和落后者,但没有永恒的领先者,只有永远的挑战者。比赛路途中,一时的快慢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坚持到最后才是最强实力的证明。而真正的马拉松选手,他们知道,真正的马拉松精神,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只有勇于创新、勇于挑战、坚持不懈,才能跑赢对手。

扬帆起航,乘风破浪,进取的脚步永不停息。


牛蛙养殖全产业链投入

稳扎稳打谋求长远发展



与其他牛蛙主流企业逐渐进入“蛙二代”接班的模式不同,海之味是一家采取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企业。也是在这样的模式下,信任成为了海之味经营的重要关键词。

漳州海之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寒晓告诉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公司业务包括了牛蛙养殖、饲料加工、饲料销售、牛蛙流通、牛蛙加工等多个环节。除了饲料这一个环节从质量和重量上可控,其他环节都存在浮动因素。



漳州海之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寒晓

比如收蛙的环节。塘边虽然有一个收蛙指导价,但因应牛蛙的规格差异而出现的价格差异;运输当中的失重,死亡;卖给客户的单价,这些都是非标的。在职业经理人打理的企业中,这些东西就需要与老板之间的绝对信任,才能顺利完成。

“着眼于长远”也是李寒晓反复提到的关键词。

她表示,海之味更希望谋求长远发展,包括对牛蛙全产业链的投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有耐心稳扎稳打投入,着眼于长远利益”。

着眼于长远,自然希望能为牛蛙养殖的痛点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海之味十分重视解决牛蛙养殖尾水处理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他们已经投入两千余万元,不断探索。这也是一个“试错”和积累的过程。



不断投入升级牛蛙尾水处理设备

为行业风险控制提供经验



在这样探索的过程中,有失败,也有收获。

一切起源于2018年。那个时候,政府已经在讨论牛蛙养殖尾水处理的问题,海之味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敏锐地发现,牛蛙养殖过程中国,环保的确是需要重视的问题,毕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也是在那一年,海之味投入几十万,尝试性地购买了一套尾水处理设备。


2019年,海之味再次投入400余万元,升级了6套AO池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海之味发现,这一套设备的处理效果不错,但稳定性较弱,要不停地监测水的变化。在探索后,他们决定再次升级设备。

2020年,海之味再次投入300余万元,购买了4口MBR膜池。从工艺上来说,这种技术主要是应用大型造纸厂、化工厂尾水处理中。这套设备投入使用后,海之味发现,它的稳定系数很高,效果也特别好。

但问题又出现了。这套设备有膜过滤,使用一段时间后膜会出现堵塞,那需要洗膜。洗膜的时候要用到次氯酸钠,但牛蛙对次氯酸钠非常敏感。“我们当时不懂,事先没有预留另外一个池子在洗膜的时候用来排污水。当时没办法,就硬着头皮把次氯酸钠排到污水池里,结果前2天没什么大事,3天以后蛙死得一塌糊涂”。加上处理水量达不到用水需求,膜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还需要一笔不菲的换膜费用。



最后,海之味董事长陈泽雄下狠心,决定继续探索尾水处理设备。这次,他们尝试了固液分离+硝化池+植物跑道的处理模式。

李寒晓直言,在当时,“我自己都不坚定的,觉得这种模式很难做到一小时处理四、五百吨水”。但陈泽雄董事长下定决心,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探索,为海之味、为整个牛蛙养殖行业,找到一个尾水处理的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海之味一步步探索,一步步解决问题,最后完成了目前的这种模式。经过实践发现,这种模式十分适合牛蛙养殖,对尾水处理的效果很好。由此,海之味也打造了全国首个零排放的工厂化循环水牛蛙养殖模式,为牛蛙行业在尾水处理的风险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


解决就业问题

探索构建食品安全指导模式



经过多年发展,养殖牛蛙行业已做到较大规模。但对于牛蛙的病害控制,却没有科研机构去对此进行研究,也没有专项资金,没有一家高校、科研院校在研究病理。在不懂病理的情况下,养殖户滥用抗生素就会变成常态。


在这方面,海之味投入了很大精力,进行简单的病理研究和牛蛙生产流程的管控。

通过探索,海之味希望做一套可以复制的、至少是阶段性可以复制的养殖模式,来减少乱用抗生素的情况。比如季节不同,地域不同,牛蛙健康情况不同,可能对用药的需求和剂量就有所不同。海之味会对此进行监控,总结用药经验,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或者借鉴其他的水产品种养殖经验,归纳出牛蛙的“休药期”,从而养出健美、健康牛蛙。

同时,海之味也会在流通方面进行抽检,抽检到了不合格的牛蛙,就会要求等到休药期才采购,并给予警告。

21世纪,人才已成为重要“资源”。


海之味也希望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为企业多吸纳人才。李寒晓介绍,海之味每年会到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招收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到公司就业,目前已经有十几人在公司牛蛙养殖基地就业。对于人才会进行充分的锻炼,希望他们能在水平逐渐提升后挑起牛蛙绿色养殖大梁。


布局预制菜赛道


近年来,预制菜成为最新风口,牛蛙企业纷纷开始布局预制菜赛道,做为食品出口老牌企业的海之味也不例外。



李寒晓认为,按照市场发展的现状来看,牛蛙的受众群体以年轻一代为主,即18到35岁的人群为主,是一个巨大的风口。也是因此,海之味在这方面不断发力,以便更好地贴合年轻人的需求。

但牛蛙皮下基本无脂肪,肌肉都是竖向,没有横向的肌肉组织。这也使得牛蛙在去掉皮肤后,保水能力大幅度下降,加工成冻品后很容易变得很“柴”,或者口感没有活蛙直接加工炒菜那么好。


所以海之味也在不断研究探索,对牛蛙加工进行改进。“目前来说,能做到100%锁鲜是很难的,目前是希望做到90%以上,并不断研究,不断进步,”李寒晓表示,经过餐饮消费者的验证,目前海之味的预制菜与活蛙口感相似度可以达到90%-95%以上。
分享到微博: 新浪 腾讯 网易 搜狐 凤凰

旺旺好渔资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恩康药业

中农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