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20-18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虾价持续下跌揭示新趋势:中国虾农如何适应“减产时代”?

发布时间:2024/1/18

你现在吃的虾滑,可能产自中国,但原料不一定来自中国。

你现在买的进口冻虾,背后可能也有中国资本身影。

老百姓以后吃的虾,大部分会来自全球产业链的整合供应,哪里性价比高就整合哪里的资源。

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可能真的不需要养那么多虾了!

我想举几个例子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这一趋势。

中国和印尼有一个跨国产业合作项目——“两国双园”:福清市兆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在印尼投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在当地养殖、捕捞后,成熟的对虾运回中国工厂精加工再进行销售。目前兆华水产在印尼投建600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场,2022年,兆华水产虾类产品产量达2000多吨,创汇2000多万美元。

类似的跨国产业链建设还有: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与三林集团合作,在印尼建设10个渔业基地,目前首个基地已建成投产;淼天汇食品在印尼建有南美白对虾养殖场,还拥有粗加工车间,三文鱼、金枪鱼、龙虾、帝王蟹等高端水产品的粗加工环节都在印尼完成……

2.png

官方新闻这样描述该合作项目:这种跨国产业合作源于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两国双园”,是中印尼两国领导人推动的合作成果,是两国间经贸创新发展新模式。中国园以福州元洪投资区为核心,印尼园以民丹工业园、阿维尔那工业园、巴塘工业园为主体,通过互设产业园的方式,打造“一带一路”新旗舰项目。

企业家看到的合作空间更加具体:印尼气候温暖湿润,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人工成本低廉,但冷链运输等基础配套能力有限,渔业加工技术水平不高;国内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日新月异,且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大家近期有没有留意到一则来自通威官方账号的消息:印尼PAP公司董事长Rudy H Wibowo一行到访通威,双方就对虾领域多项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PAP公司将在现有及新增的养殖基地继续专用通威高品质对虾饲料的同时,启动与通威的对虾种苗项目深度合作。未来,双方还会在对虾食品深加工及光伏组件供给等领域探索合作。同样是选择“千岛之国”印尼,这一动作被视为通威融入全球化水产竞争的新战略布局。

此外,农牧巨头海大集团在印尼的布局加速,同样展示了中国农牧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积极姿态。

中国不断演变的消费市场正重塑水产养殖行业的投资环境。特别是随着我国由水产品的主要生产国逐步转变为净进口国,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以及对外投资和资金流动的情况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上这些企业动态,都是这一转变的直接表现。


近年来,虽然中国海产品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时,在并购海外资产方面遇到了不少挑战,但在发展中国家的绿地项目中却取得了显著成就。

驻泰国曼谷的美国水产养殖及饲料项目顾问卢卡斯·马诺马蒂斯(Lukas Manomaitis)观察到,在非洲,包括许多小型企业在内的中国水产养殖投资者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企业不仅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品种,还进行了有效的人员培训,这些做法已经取得了实际效果。中国的水产人身影遍布肯尼亚、加纳和赞比亚等地,在这些地方都能听到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先行者的声音。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展现了在建立和整合水产养殖价值链中的特殊能力,这涵盖了饲料生产、种苗培育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国企业的行动十分迅速。

此外,中国国内大规模的水产养殖业务和深厚的华人商业传统为中国企业塑造了独特的海外商业模式:他们不依赖外部资金,完全能够投资于自己的生产模式,并掌控生产过程。

在全球范围内,庞大的华人商业网络也助推了中国在海鲜产业中的强势地位。

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在其报告《逆流而上:评估中国对水产养殖海外投资的推动因素》中提到,中国通过提供水产养殖培训和支持,以及承诺的市场进入机会,成功运用了其软实力。2018年,中国启动的面向热带国家的水产养殖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就是将其培训计划扩展到太平洋岛国和其他赤道国家的例证。

正如你所提到的,“两国双园”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优化全球水产业资源配置。福清市兆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在印尼的投资,就是一个明显的全球产业链整合的案例。这种模式允许中国企业利用印尼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进行初级养殖和捕捞,随后将产品运回国内进行深加工和销售。养殖业务的国际化,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还能缓解国内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这种跨国合作的商业模式符合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即利用各地的比较优势来构建起更为高效和竞争力的全球供应链。对于中国来说,这意味着在保持水产品供应充足的同时,可以逐步减少对国内养虾面积的依赖,转而通过海外投资和全球资源整合来满足市场需求。

这样的转变不仅是经济决策的结果,也是对全球环境资源压力的一种应对。随着中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追求,这种国际产业链的整合方式可能会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未来,全球水产养殖业可能会更加依赖于国际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意味着,个别国家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将被集成到更大范围的全球产业链中,使得水产品可以更加高效和环保地生产和供应给消费者。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这不仅是一种产业升级,也是充分发挥其作为全球大国的责任和影响力的方式。

分享到微博: 新浪 腾讯 网易 搜狐 凤凰

旺旺好渔资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恩康药业

中农华威